1月13日,中國信息化研究與促進網發布《2016-2017中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與發展綜合影響力評估結果》。
通過中國信息化研究與促進網、國衡智慧城市科技研究院評估組持續近一年的跟蹤、研究、分析與評估,發現我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主要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一、新型城鎮化已經成為我國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2016年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新型城鎮化建設一定要站在新起點、取得新進展。要堅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為引領,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更加注重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更加注重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更加注重環境宜居和歷史文脈傳承,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要遵循科學規律,加強頂層設計,統籌推進相關配套改革,鼓勵各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膽創新,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促進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持續健康發展。李克強總理作出批示指出,新型城鎮化是我國最大的內需潛力和發展動能所在。各地區、各部門要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圍繞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緊緊抓住人的城鎮化這個核心和提高質量這個關鍵,用改革的辦法和創新的精神,全面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著力推動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著力增加適應居民需求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給,著力構建與農業現代化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體制機制,惠及更多城鄉群眾,為促進經濟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注入強勁動力。
二、新型智慧城市是我國新型城鎮化的發展重點和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4月19日全國網信工作會議講話首次正式提出新型智慧城市,并指出:“要以信息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統籌發展電子政務,構建一體化在線服務平臺,分級分類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打通信息壁壘,構建全國信息資源共享體系,更好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社會態勢、暢通溝通渠道、輔助科學決策。”這為我國新型城鎮化發展明確了方向。評測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智慧城市建設正處于快速發展期,截止2016年11月我國100%的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副省級城市、80%的地級城市、近200個區縣,總計超過500座城市明確提出構建智慧城市的相關方案,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在未來五年將成為推動我國經濟改革、產業升級、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驅動力。
三、智慧城市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建設提速,推動網絡大數據資源成為城市健康發展的核心
我國智慧城市基礎信息技術設施在2016年中建設全面提速,基礎網絡技術、城市云服務平臺建設、基礎信息資源共享能力穩步提高。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副省級城市的智慧基礎運營平均得分指數達到了0.62,地級市及試點區縣的智慧基礎運營平均得分指數近0.4,較之2015年有較大提高。與此同時,數據共享難、信息孤島等一系列智慧城市痼疾有望得到根治,根據國務院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要求,明確了數據已成為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要加快政府數據開放共享,推動資源整合,提升治理能力。2016年部分電商和移動增值服務商運營數據泄露的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這進一步要求我們在有了良好的信息技術基礎后,要更加重視對居民大數據、城市大數據以及商業大數據的保護與應用,充分有效的利用大數據、安全可靠的開發大數據成為推動我國城市健康發展的核心。
四、智慧城市建設在民生服務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城市綜合治理和公共服務能力大幅提升
從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副省級城市的智慧管理服務平均得分指數達到了0.67,省會城市得分指數0.57,地市平均得分指數為0.48,試點區縣平均得分指數超過0.5。我們發現,通過智慧城市建設,我們取得的最大收益就是涉及民生服務的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社區等領域的智慧應用發展迅速。2016年各城市居民智慧城市的感知度與參與度明顯增加,隨之增加的就包括城市智慧決策能力、城市輿論引導能力等等。2016年我國城市大規模群體事件、社會治安事件、城市輿情事件大大減少,城市綜合治理與公共安全管理協調能力顯著提升,這位我們建設智慧宜居城市奠定了基礎。
五、智慧政務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初步成形
自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互聯網+政務服務”以來,我國智慧政務的建設明顯加強,數據顯示我國智慧政務整體發展水平較高,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副省級城市智慧政務平均得分指數接近0.7,地級市平均得分指數接近0.6,對外公共服務能力逐步加強。隨著《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開展信息惠民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開展信息惠民試點實施方案重點任務分工》等政策文件相繼出臺,實現了“互聯網+政務服務”與信息惠民工程的交匯和融合,國辦要求2017年,跨省電子證照流轉交換與網上身份認證體系全面投入應用,初步實現各試點城市間政務服務跨區域、跨層級、跨部門“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基本公共服務事項80%以上可在網上辦理,這標志著我國“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初步成型。
綜上,國衡智慧城市科技研究院評估組希望通過《2016-2017年中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與發展綜合影響力評估》,為我國各級城市決策層、管理層,各智慧城市建設的合作方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和建議,用我們的實際行動為我國智慧城市建設出一把力。我們也衷心期待各級城市能加快促進政府數據開放和公共資源共享、快速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和“一號一窗一網”、積極開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構建以智慧設施為支撐、城市規劃為指引、產業系統為動力、公共服務為目標的一體化智慧城市生態,讓我們一個個城市都能切實做到信息利民、網絡惠民、智慧升級、經濟轉型,讓我們的天更藍,水更清,讓全社會、全國各地區、各族人民共建新型智慧城市,共享智慧經濟發展成果。